欢迎光临吉林中谷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联系电话:0431-86939830

吉林中谷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粮食行业检测设备
吉林中谷为用户提供先进、高效、便捷的检测仪器

全国咨询热线0431-86939830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公司动态

主题教育 | 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中的红色基因研究(上)

发布时间:2023-08-22来源:吉林中谷科技有限公司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千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国之大者”的战略定位、“以我为主”的战略目标、“全方位夯实”的战略举措、“党政同责”的战略保障四个层面,每个层面都蕴含了丰富的红色基因。研究梳理这些重要论述的红色基因,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涵,领会其精神实质。

 

一、“国之大者”战略定位的红色传承

粮食不是普通商品,关键时刻会成为国际间博弈的工具,成为国际斗争的战略武器。怎样定位粮食安全,是党在新时代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奋进面临的重要课题。2013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联组会时进一步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这一重要论述将粮食安全提升到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要事的高度。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其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充分论证了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指出吃饭问题的第一前提。列宁特别强调粮食的至关重要性,指出“真正的经济基础是粮食储备,没有它社会主义制度只是一个愿望”。

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胜利,粮食安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中,始终被置于战略地位。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对粮食的重要性很早就有清醒认识。1919年《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1934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后,中央专门成立了加强粮食工作统筹管理的粮食部,陈潭秋任首任部长,苏区的粮食事业开始得到拓展。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召开的生产动员大会上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1941年,党中央再次强调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各抗日根据地响应号召,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增产粮食是大生产运动的重点。1943年,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书记的邓小平,将敌后经济战线概括为两个不能分离的环节:一是对敌展开经济斗争,一是在根据地展开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发展生产,两个重心是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其中粮食生产是基础,指出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强调发展生产,不能是一个空洞的口号,需要正确的政策和精细的组织工作。

抗战胜利后,各解放区将粮食供给保障放在与军事准备同等重要的位置,发动群众发展生产,厉行节约。解放战争开始后,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11月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中要求发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增加粮食等物资的供应。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五四指示》解决了发展粮食生产所需要的土地这一根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史上最耀眼的红色基因之一。

 

二、“以我为主”战略目标的红色基因

中国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谁来养活中国人?是全世界都关心的问题。在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如果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品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另一方面,新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把发动群众、自给自足,作为粮食保障工作的重点,因地制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央苏区广泛开展合作社运动,依靠自身发展粮食生产。为解决分得土地后农民的农具、耕牛、劳动力不足问题,1931年,闽西根据地发起成立劳动合作社、犁牛合作社、耕田队,勠力同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932年8月,中央人民委员会先后颁布文件规定,倡导成立粮食合作社。1933年,粮食调剂局应运而生。1934年,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颁布《土地决议案》《粮食决议案》,在分配土地时留出部分作为红军公田,由苏维埃政府经营,保障粮食供给。同时奖励垦荒,鼓励移民和边区群众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以我为主,不是故步自封、盲目排外。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强调,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防止冲击国内生产,给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大的影响。适当增加进口的战略思想,同样有着深厚的红色渊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叠加反动势力的封锁破坏,粮食市场贸易更加落后封闭。即便如此,中共中央始终将促进粮食贸易、充分利用区外资源,作为粮食保障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1931年,中共皖西北特区委员会甫一成立,就创办平粜机构,负责规范粮食市场流通,使苏区中有多余的粮食拿出来卖,同时从外面贩米进来。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对晋冀鲁豫解放区实行残酷经济封锁,试图困死解放区军民。为了粉碎敌人封锁,解放区起先严禁粮食出口,但导致黑市猖獗。1942年开始,转而实行有控制的粮食专卖。不彻底断绝与敌占区的粮食贸易,而是有计划出口解放区粮食,让敌占区人民买卖粮食更加便利,从而团结敌占区商民。

分享到:0 用手机看
主题教育 | 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中的红色基因研究(上)

拍下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观看此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