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林中谷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联系电话:0431-86939830

吉林中谷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粮食行业检测设备
吉林中谷为用户提供先进、高效、便捷的检测仪器

全国咨询热线0431-86939830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公司动态

国人饭碗河南粮——河南省“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纪实(一)

发布时间:2023-08-26来源:吉林中谷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有着特殊的分量:“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河南作为全国口粮大省,坚定不移把粮食生产和供给作为重中之重。在端牢中国饭碗这件事上,“河南粮”的分量有多重?

自2017年以来,全省粮食产量连续6年持续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可以说,河南“小小的身体蕴含大大的能量”,用全国6.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0%的粮食,小麦产量占全国1/4。在满足本省粮食需求的同时,河南每年都要外调粮食及其制成品600亿斤,是全国第一小麦调出大省。全国7/10的水饺、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都产自河南。

金秋八月,中原大地放眼望去,忙碌的生产加工车间,一粒粒小麦经过加工,变成面粉、挂面、馒头等制成品;整洁的储存仓库,库存充实,储备充足,等待端往世界餐桌。

“中原熟,天下足”,一粒粒粮食,从田间到餐桌,河南如何端稳守牢国人“饭碗”?近日,记者沿着粮食全产业链走访多地,看我省如何深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协同,种好中国粮、做强河南饭。

 

好粮食是种出来的,粮食安全重任越扛越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不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河南粮食总产量为1357.87亿斤,连续6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为端牢中国饭碗、稳定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贡献了河南力量。

丰收的背后,良种是关键密码。“种是金,地是银”这句农谚说的就是粮食要高产,种子是第一关。

河南小麦的稳产,得益于河南种业的稳定发展。河南是中国小麦种源大省,年供种能力36亿斤,约占全国38%,除满足本省外,其中10亿斤销往省外。

河南种子有多强?河南农作物供种能力约占全国1/10,全国小麦推广面积前10个品种中河南占了4个,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等品种育种研究水平全国领先,花生远缘杂交育种、芝麻基因组学研究跨入世界领先行列,河南种业力量正在蓬勃崛起。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驻马店市正阳县熊寨镇王大塘村党支部书记骆松山的另外一个职务是村级“田长”,是全村10675亩高标准农田的直接责任人,每周他都要把全村的地巡查一遍,要解决处理耕地保护中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制止辖区内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的行为。

2020年,河南试点推行耕地保护网格化田长制;次年,便有近23万名“田长”认领了“责任田”,全省形成了自上而下、保护耕地的庞大军团,每亩农田都长出了“牙齿”。

优质的粮源确保了优质的粮油产品。为把好优质粮源的关口,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建立优质粮源种植基地,开展订单式种植业务,增加农民种植优质粮食收入。2022年全省优质小麦订单率达到90%。

2022年全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突破1600万亩,优质花生种植面积突破1900万亩,均位居全国第一。

作为全国口粮第一生产大省,河南深入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7%;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330万亩,“望天田”变成了“高产田”,全省粮食产量连续6年持续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粮食安全重任越扛越稳。

为“粮”撑腰,全力做好粮食收购工作

粮食既要种得好,还要收得好。

为进一步保障种粮农民利益,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我省积极创新粮食收购模式,南阳市将镇平县粮食联合体作为重点支持主体,组建以“龙头加工企业(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仓储企业(镇平县惠农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镇平支行)”为核心,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质检机构、村集体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确保惠民增收。

产业化联合体的建立,解决了粮食收购资金难题,减少经纪人中间环节,提高农民售粮价格,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经营,能够有效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粮食,提高种粮收益。2022年,通过产业化联合体项目带动镇平县农民增收6000万元。

为让农民卖粮省心,在郑州市中牟县,政府部门创新个性化服务,全县有14个乡镇、街道安排专人配合,逐村逐户统计基本信息,摸清种植面积、种植农户、产量,做到心中有数,县粮食部门派出12个技术指导专家、30余名技术服务人员及20余名志愿服务者下沉一线,在收储地点进行现场指导,方便群众及时、快捷售粮;宣传最新收购政策,让农民卖“明白粮”;执行“早开门、晚收秤,延长收购时间”,设置宣传栏、样品台、咨询处、休息处、茶水台、防暑药品台,银行设置服务台现场为农户办理业务,全力做好各种服务保障,切实做到“粮出手钱到手”,农民售粮既放心又舒心。

在中国面粉第一城——永城市,当地华冠面粉加工企业与周边16家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进行直采,农户每年收完小麦就从田间地头拉到企业仓库,小麦直接变成了现钱。每斤比市场价高一分钱,还少了运输、晾晒、储存等环节的成本。

“2022年,我们收到了粮食收购贷款贴息15万元,近年来,政府多次给我们提供资金补助,收购量增加了好几成,农民的余粮也顺畅销售、持续增收!”8月14日,安阳市滑县利生面业总经理熊光发感激地说,“我们年收购本地及周边地市优质原粮15万吨,资金用量比较大,真金白银的补贴就是‘及时雨’。”

田间连粮仓,为端牢中国饭碗展现出大省担当。我省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协同发力,推动形成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粮优价的收购格局。在市场化收购方面,为保证企业“有钱收粮”,我省建立10亿元的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支持企业开展市场收购;坚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均衡有序开展收购,采取针对性措施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入市,协调解决仓容、运力等实际问题,保障了全省2000多万小农户的种粮收益。

多年来,我省严格落实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早制发收购预案;提前做好腾仓并库、器材准备、人员培训等工作;指导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国有粮食企业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在收购场所张贴收购时间、价格、质量标准等政策信息;做到明码标价、按质论价,确保农民卖“放心粮”;切实做好政策宣讲解读,强化收购监督检查,尽最大可能方便农民售粮。全省年均粮食收购量保持在700亿斤以上,牢牢守住了农民粮食“卖得出”底线。

 

稳字当头,“粮仓家底”靠得住

保障粮食安全的根基在哪里?在广阔的田野里,也在多年来家底殷实的粮库里。

高点定位,高标谋划,护航粮安。我省因地制宜持续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能力建设,在我省东、西、南、北均衡确定库点和储备量,全省各类涉粮企业完好仓容超过92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库存粮油“一符四无”粮油率达98%以上。

截至2022年年底,我省粮油库存保持高位,商品粮与地方政府储备库存可满足全省常住人口近300天的消费需求。

粮食库存中,我省贸易、加工企业与地方储备成品粮库存可保障全省常住人口11天的消费需求。食用植物油库存可保障全省常住人口70天的消费需求。储备充实,供应充足。

为更好地给人民管好“粮仓”,我省持续深化粮食储备制度改革,2022年修订出台《河南省储备粮管理办法》,建立省市县三级原粮储备、大中城市成品粮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基本形成了全省功能互补、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多元储备体系,紧急状况下能够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和各级政府储备依次响应、无缝对接。

8月15日中午12时,郑州的室外气温已达34℃。在兴隆航空港库区内,16个单体储粮达8000吨的高大平房仓库整齐排开,数万吨小麦、大豆正静静地躺在仓内,享受着25℃以内的凉爽。

“这个仓粮食下面有416个测温点、45个粮虫诱捕管道,通过这些传感器,可以在线监测、智能预警、实时信息反馈,发挥创新、节能、高效的优势,确保储粮安全。”爬上6米多高的楼梯,低身穿过空中的人工检查门,河南郑州兴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永指着脚下的小麦说,粮食是国之大者,通过“藏粮于技”“科技赋能”,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2015年,我们通过智能化粮库建设,由传统储粮方式转型为现代智能化科技储粮,作为全省首家试点企业,引领了全省智能化粮库建设。”

粮食入库之后,还将接受充氮气调技术“贴心呵护”。代永介绍,兴隆粮库的充氮系统可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制成浓度超过99%的纯净氮气,置换整个粮堆中的空气,营造出低氧环境。“长时间的低氧环境可以杀灭和抑制害虫、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和水分减量,从而减少粮食干物质的损耗,达到绿色储粮目的。”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粮食仓储智能化升级项目,累计投资超5亿元,推广使用智能化储粮新技术,使粮食储藏损失率大大降低,各项科技全力保障着每一颗粮食的安全。此外,我省筹集省级财政资金4000万元,支持粮食企业实施“低温储粮”“氮气储粮”改造,推广先进绿色储粮技术,全省实现气调储粮仓容219.36万吨,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452.08万吨,全省储粮技术应用不断向高端发展。

为确保常储常新,在最低收购价不启动的年份,我省加大库存粮油常态化检查和专项检查力度,以查促改,保障粮油储备安全。

 

大国粮仓管得好,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粮食储备保障能不能在关键时候满足需要?

河南始终牢记口粮大省的责任使命,与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省内和省际粮食物流通道目前十分顺畅,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同时,我省持续加强粮油市场监测和预警,成立各级粮油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委员会,聚焦市场采购需求、科学研判供需形势,在定期发布粮油价格和市场走势分析的基础上,全力做好重大节日、重要时段、消费旺季的市场供应调节;截至2023年3月底,已建立国家粮油价格监测直报点77个、省级监测点121个,实现数据网上直报,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

粮食直接关系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一天也不能少。为了有效控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粮食市场异常波动,我省已建立起了完善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截至目前,河南省应急保障企业达4395个,实现粮食应急网络城乡全覆盖,紧急状态下能够迅速将米面油投放到终端消费市场,有力地保障了紧急状况下的军需民食。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6家企业被定为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21家企业被定为省级应急保障企业。依托3家省直粮食企业(中原粮食集团、省物流市场、省粮投集团),建立了1000吨省级应急面粉库存,确保在紧急情况下24小时内完成第一波次市场投放,郑州市建立了满足15日的成品粮储备。焦作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4家企业签订临时社会责任储备协议,将5家大型商超作为五城区应急供应点,确保紧急情况下全市粮油供应……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

食以安为先,粮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持续扎实开展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切实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人民的“饭碗”更安全。

2022年,我省通过开展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粮食春秋普查、粮食库存检查、好粮油抽检等工作,各级粮食质检机构检测样品总数33865份,样品品种覆盖原粮、油料、成品粮油、饲料等,样品来源包括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其他政策性粮食和非政策性粮食等,准确掌握粮油质量情况,从源头上夯实了食品安全基础,使人们吃得放心、吃得满意、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粮安则国安。“我们将持续做好粮食收购、粮食储备管理、粮食市场监测预警等方面工作,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区域粮食安全和战略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奋力开创河南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新局面,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力量。”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弓表示。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分享到:0 用手机看
国人饭碗河南粮——河南省“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纪实(一)

拍下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观看此页面。